广东梅州:桥溪古韵客家风 人蝠同居继善楼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2 15:43:28

梅州之行,我们参观过不少古民居和博物馆,古朴的建筑、厚重的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人印象,其中不乏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馆、泰安楼等国字号或全国闻名的景点,但也有一些是不那么著名,甚至比较偏僻的地方,比如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桥溪村和里面的继善堂,印象也非常好,而且有些方面还非常深刻。

桥溪村,位于梅州阴那山五指峰西麓,四面环山,与著名景区雁南飞相距不远,北面是高高的香炉峰,若隐若现,东面是客家神山阴那山的五指峰,遥遥在望。进村的山路曲折回环,盘旋蜿蜒,要经过一道长长的峡谷。顺着山路爬坡进山,翻过一道山梁,视线豁然天朗,顿觉别有洞天,只见片片古屋森列于峡谷两岸,潺潺碧泉一路欢歌倾泻而下,这便是唤着桥溪的叩头溪了。

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源自客家中转站——福建宁化石壁村的朱、陈两姓人家,筚路蓝缕,辗转搬迁,先后来到桥溪村繁衍生殖,400多年的宁静乡村生活,营造出如今远离喧嚣的这一方绿洲;而不甘寂寞的客家游子们走出山村,打拼了一番事业后落叶归根,使这里又产生了不逊于他处的客家民居建筑群落。

桥溪村村口有一小片树林,叫五彩林,这些树木不但珍奇,而且叶子颜色各不相同,红的奔放,绿的葱翠,黄的典雅,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花儿配合着,成为村中田园风光优美亮丽的点缀。小桥、古树、流水、山林、老屋,一个大山里的古村落,今天仍然继续它平静而朴实的生活,第一眼看见它,就有一股欢喜从心底深处冒起,怪不得古人会说“小隐隐于野”,桥溪村,就是一个适合隐士居住的诗意栖息地。

桥溪并不大,常住人口仅六十多人(户籍人口二百余人),但海外华侨却多达6000多人,海外华侨居然是本村居民的数十倍,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啊?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华侨乡村,而且同样传承了客家人重教兴文的传统,故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涌现出许多商贾名流、政府官员。

从村口至村中,我们从车窗中发现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还真不少。而我们最终泊车参观的继善楼则是其中最具代表的杰作,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历时12年才竣工是一座典型的二层夯筑的杠式围楼,不但规模比较大,有七杠之多,而且内部装饰甚为精致,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存在这样一座华丽的大屋,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继善楼装饰华丽,集木雕、瓷雕、石雕、彩塑于一身,汇书法、壁画、牌匾于一体。雕刻既有镂空见底的透雕、打磨圆滑的圆雕,也有深浅起伏的浮雕,金属饰品则有铁制或铜制的门、窗、栏杆,绘画则写意和工笔皆有,虽历经百余年仍色彩艳丽。厅堂和廊道内最抢眼的莫过于金色,梁柱、斗拱、屏风、门窗,祥禽瑞兽竞走,梅兰菊竹斗妍,金龙、金狮、金蝙蝠,金花、金草、金树枝……这些细刻精雕,把印尼侨商朱汀源五兄弟在海外经商发达的豪气一展无遗。

除了建筑本身的华丽外,继善堂还有一个百蝠堂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二楼右室有一个房间,工作人员神神秘秘的让我们过去沾沾福气,远远的我们便闻到一股怪味,走近定睛一看,原来是许多蝙蝠倒挂在房梁之上,翅膀不时的扇动着,还发出吱吱的声音。工作人员介绍说,继善楼自建成以来,便有近百只蝙蝠绕梁而居,驱赶不去。久而久之,主人也就顺其自然,与其民居,因蝠与福同音,遂将该房间改名为“百福堂”,至今仍是如此。

人蝠同屋,和谐共居,世间奇谈,丝路奇迹!

进入桥溪村,道路两旁便有很多这样的古民居,掩映在茂盛的密林之中。

经过曲曲折折的山路,我们的车辆终于在继善楼前停了下来。

这便是继善楼的全貌,该楼依山而建,远观白墙黑瓦,清淡素雅;

近看雕梁画栋,工艺精湛。虽历经百年之久,但屋内装饰工艺色彩依然鲜艳夺目,强烈地反映出浓郁的儒家传统治家文化。

它犹如旧时乡村中清高儒雅、满腹经纶的老书生,黑瓦白墙中透出的清淡雅致是他的外在气质,而屋内精美的雕刻绘画和书法是他渊博知识的深邃内涵。

近看继善楼,两边有对联:继志述事,善邻亲仁

侧面看过去,继善楼的规模不小。

仰视继善楼,非常高大,而且雕梁画栋,非常精致。但建造之时交通不便,据说像门前的这两根柱子从外面抬进来就需要十到十五人抬上一个星期才能抬到此地,听起来真的非常艰巨的大工程了。

墙上有一些绘画依旧清晰,而且属上乘之作。

这上面的雕塑非常精致,有喜鹊、寿桃、猴子、小鹿等,喻意都是非常吉祥的福禄寿喜类的。

这便是传说中的百蝠堂上,房梁上倒挂着很多蝙蝠,翅膀还不是的晃动着,发出吱吱的声音

里面有一种比较难味的味道,工作人叫我们去沾沾福气,大家也就去拍了几张照片赶紧就拆了。

继善楼是典型的中西合壁式建筑,深入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西方文化影响。

这些房梁上的饰金雕塑堪称珍品,一百多年过去了,依旧栩栩如生,不得不赞叹主人的品味之高,及工匠的手艺之精。

而且漫步其间,分明能感受到弥漫着的一股文化气息,在二楼的堂屋两侧,悬挂着两幅镏金的木刻家训,字是中正楷体,文秉儒家古训。

二楼左右两边的阴刻“朱子家训”为何一边原模旧样,清清楚楚,而另一边却刀痕累累,荡然无存?原来当年左右两边厢房分别住着两对年轻夫妻,右边这对为人丈夫者还在部队服役,他特地修书一封,叫家人将硬木屏风板上精美的阴烙家训铲去,家人岂敢怠慢,特花钱雇工将此事了结。有趣的是,住在左边的夫妇都在家务农,根本无心去做这既花钱又不讨好的事,故歪打正着,不经意间保存了左边的“朱子家训”,实为不幸之中的幸事。。

两边的文字,却有不同的命运,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据说继善楼的第一次损伤来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虽说“继善楼”地处阴那山密林深处,远离喧嚣,然而当年大江南北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热浪照样炙烤着桥溪村,炙烤着继善楼。为了多产钢,产好钢,人们曾经选择了一种最省力最有效的方法,直接将居屋内现成的铁器拆卸,投入冶炼高炉。继善楼屋里屋外的铁制门、窗、阳台栏杆等各种金属构件统统被拆除,运出山外,投进熊熊燃烧的炉膛中。

第二次损伤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有那么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社会上“破四旧”之风骤然四处弥漫。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继善楼内各种各样祥禽瑞兽、山水花鸟凡凸显部分均被铁锤或钢铲锤平铲实,就连大门上方浮雕效果的 “继善楼”三字也被刨去(现在大门上方黑色“继善楼”三字为后来用黑漆临摹而成)。

继善楼原外门楼已拆除,现存外门楼乃1935年重建,外门楼前原有四只狮子及铁栅栏,可惜大跃进时遭到破坏,步级梯阶两边原有一方一圆之锦鲤池及金鱼池,文革时被填埋,改作花池,栽种柏树。继善楼曾作抗战难民避难点、中共闽粤赣边纵队独立大队队址、大跃进时代公社代集体饭堂、生产队队部、合作社代购代销点等。

第三次劫难是在2004年3月末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伙盗贼潜入山村,悄无声息进入继善楼,将22扇门、6扇花窗的雕花悉数撬走,使继善楼留下永远的遗憾。事发后,虽经各方尽力追查,但一直踪迹全无。

风雨的侵蚀,人为的破坏,使继善楼元气大伤,好在因其工艺精品多,梁柱上的雕刻还在,墙壁上的绘画还在,屏风上的文字还在,整体建筑风格依旧,精华部分还被大量完整地保存下来,人们仍能从中感悟出当年的华丽辉煌和豪华气派,解读出儒家治家文化真谛的深远影响。

我们参观完继善楼,又沿着桥溪去感受当地的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据说这就是龙泉,从一块石头中间的圆孔中流出,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具体渝帆一下也记不得了。。

村子的植被非常茂盛,现在开发成旅游景区,已经修好了游览的步道,方便游客溯溪游玩。

溯溪而上,流泉飞瀑,环境非常清幽,其实无论有没有景观,单就感受一下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舒服的,相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到这里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古民居,一起构成了一幅美现的山水画卷,有幸游在其中,才能感受到那分悠闲,那么舒爽,那种亲近自然的真实感受。

【渝帆提示】

1、桥溪村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辖区内,自驾车前往,沿324国道,到梅州后折向北,走205国道,在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转入省道,35分钟左右的车程,到梅县区雁洋镇。

2、门票50元/人,梅州居民(凭身份证)30元/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