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也叫称“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成。太平歌词则是一种从属于相声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从北京的民间小曲演变而来,在京、津、冀广为流传。
北京的民间小曲演变而来,在京、津、冀广为流传
和大名鼎鼎的北京德云社不同,鼓楼边儿上的广茗阁显得“默默无闻”。但是,这里却是一众北京年轻人追随相声、快板、太平歌词等传统曲艺演出的“圣地”。广茗阁是鼓楼西大街61号院内一处京味儿茶馆,是已颇有名气的“嘻哈包袱铺”最早与观众见面的地方,也是知名相声团体“第二班”的演出常驻地,“第二班”的创始者之一王自健如今已在电视脱口秀节目上“星光闪耀”。
没生娃那几年,每逢周六下午有空时,花上三四十块钱,我就爱和家人一起,鼓楼下边吃点儿炒肝包子,然后遛着弯儿来到广茗阁,喝着茶水大笑一晚。演出完毕,演员们都穿着传统大褂儿排站在门口儿送客,高兴的话可以合张影。
广茗阁正门门楼及院内二门全部使用木制结构,油漆彩画,施工全部按照传统方式,手工榫铆、一麻五灰,京味儿十足。茶馆有500余平方米左右,分上下两层,一层20多个方桌,每桌可围坐6人,共计茶座180余个,两侧包厢售卖瓜子、花生、茶水等小吃,非常有老北京传统氛围。观众喝着茶吃着瓜子,近距离观赏足足两个半小时的相声和曲艺演出,还可以全程不时直接和演员互动接话,不用正襟危坐,也不必屏息凝气,完全放松下来“接地气儿”。别以为来这里听相声的都是北京大爷,环顾现场,八九成都是年轻人。
现在周六的下午2点到5点是大逗相声专场,平时晚上七点半开始的是聚乐部专场,基本都是年轻本地的北京演员为主。“不仅是相声,这里其他种类的曲艺节目我也很喜欢。记得有一次我看聚乐部专场,第一个节目就是孙猴儿闹天宫的快板儿书表演,好几百句的词儿那是酣畅淋漓,年轻的曲艺演员也有很扎实的功底。还有一次是评书武松打虎,表演非常流畅。还有一位唱太平歌词的年轻演员,任由观众点题让他表演。”和我有同好的老同学说。
除了相声,我还喜欢快板和太平歌词,在这里都能听到。著名三弦艺术家律宁很感慨的告诉我:“现在老北京传统曲艺的演出场地少了,场地不爱经营传统曲艺嫌赚钱少,同时演员也少了,也没有了动力去创作新节目跟上时代,观众自然也会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还有一些茶馆、区文化馆、社区在继续创新,在组织演出,这对老北京说唱艺术的发展是有力的支撑。”
GO提示
广茗阁位于鼓楼西大街61号院内,每周一至周日都有曲艺演出。演出票价30元起(票价分30元、50元、60元、80元、100元、120元几档),8月的演出有天津相声俱乐部专场、乐活卉相声专场、广茗阁相声大会、聚乐部专场等。周边非常不好停车,建议公交车前往。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孟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