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有一部老电影被标上“考公务员必看”、“官场教科书”等标签,豆瓣上的评分已经升到了瞠目结舌的9.4分,要知道常年排名影史前二的《教父》都只是9.3分。
这部电影就是黄建新和杨亚洲联合导演、牛振华主演的《背靠背,脸对脸》,即便在华语电影神作频出的1994年,也不逊色于《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饮食男女》。有人戏称它为“中国最棒的纪录片”,也有很多人为影片中展现的官场百态击节叫好,不过如果只是以权力争斗的视角来审视这部电影,就未免太小看它了。
黄建新导演曾表示这部电影因他“对中国的理解”而拍,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宋代以后,中国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就是实用主义……今天实用主义比那时更严重,为了个人的利益什么都可以做。政治不单单跟官僚阶层有关系,跟市民阶层关系更大,而且有时更恐惧。”
《背靠背,脸对脸》于家长里短中见社会万象,于生活百态中见人情世故,有气,更有大智慧,以小见大讲述到了中国社会的各方面。可以说,厚黑学和官场只是外衣,电影要讲的,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造成的中国人在为人、处事上的种种“累”和“难”。本文也将从这个方面来解读这部电影。
01
黄建新的电影,一直以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片名给人暗示。《背靠背,脸对脸》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官场文化语境中可以进一步引申为“脸对脸的逢迎,背靠背的捅刀”,如果仔细想想,这个片名倒是概括了中国社会关系中的困境,而这种困境来源于一直延续千百年的传统价值取向。
电影中有两条故事线,主线围绕某市文化馆馆长换届的事情展开,已经当了3年代理馆长的王双立为坐上正位想尽办法,却在一次次阴差阳错中铩羽而归。当他决心隐退时,却又被上级召回重燃当馆长的希望。原来,多年来他失败的原因竟是因为徐副局长从中作梗,在徐副局长眼中王双立干得越好、越能干就越会增加局长的政绩,而徐副局长变成局长后,需要出成绩,精明能干的他才重新受到重用。另一条副线则更有象征意义和批判意识。老父亲想要孙子来传宗接代,为此不惜想把王双立的女儿搞哑,换准生证生儿子。本来强烈反对的王双立,在仕途失意后也赞同了父亲的想法。
表面看来,主线与副线似乎互不关联,但仔细分析,它们正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它们是人的精神与物质的最基本欲求。它们表现的都是中国人的基本目标问题。从传统观念来看,一个人的成功与荣耀,无非是子嗣兴旺与仕途发达。
影片中医生说出来的有句台词耐人寻味:“人就是这样,政治上觉得不行了,总得在生活上有个精神寄托。”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全片主题的点睛之笔,也可以看作是借医生之口开出的一个精神药方。经历双重打击后,两个老王家的男人达成了心理上的默契,老王拼着老命帮儿子扳倒小阎馆长,而王双立也顾不上仕途的风险,非法搞到了准生证。这两条在开头各自独立发展的线索渐渐交织在一起,并且越拧越紧。这个曾鸡飞狗跳到近乎破裂的家庭,在面对同一利益目标下,反而团结而和谐起来了,实在是黑色幽默。
有人说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一个好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读。这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全员恶人”的电影,所有人物都是受困于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困境中的普通人,虽然用了不少小手腕,但并无太大过错,属于规则范围内的伪君子。王双立是个爱耍小聪明的能吏,而几次跌倒又爬起来,性格从开始的坦诚到中间的狡黠到最后的淡泊,呈现出了完整的“人物弧光”。老王、局长、何副局长、李会计、小阎馆长等人物,呈现出了一个个聪明而又狡猾、清高而又自私、阴险而又可怜的复杂、全员立体的性格。相信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大多能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影子。
02
中国人活得太累了,因为老祖宗们告诉我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追求事业的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暂时落魄的要修身养性。处于顺境时,行的是孔子、孟子的入世进取之道,当失意时则遁入老子、庄子的哲学,以“清静、无为”的思想让自己心理平衡。
王双立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官、最底层的知识分子,非常忠实地执行这一套传统的处世哲学。在电影的后半段,他认为自己不能实现仕途上(文化馆版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了,他决心齐家修身,满足父亲传宗接代的愿望,生了二胎,勤练书法,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即使遇到竞争对手失误的可乘之机,他也不为所动,阻止手下揭发小阎馆长与肖乐乐的桃色丑闻。他的人生与处世哲学与电影开始时判若两人,在“养性”方面颇有所成,似乎已经大彻大悟。
不过,黄建新在最后来了一个“神转折”,在电影的结尾,组织上派人来向王双立传达喜讯,王双立脸上又闪过了如电影开始时狡黠的笑容和眼神,这个开放式结尾让人不禁感叹,王双立是否真的放下或者只是伪装,而重回仕途顺道的他是否又回到以前的性格呢?
除了传统文化,中国人还有困境:就是价值取向单一、流动性不强的人情社会里,人们往往会违背本性随波逐流,也可以说是封闭环境下对人的异化。
电影中的文化馆被设置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内里的各色人物生活于一个自管自治的微缩社会里,这个文化馆就是个小型的中国社会。各路人马围绕着桌子、油烟水、皮鞋、孩子、房子、工资等等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大大小小的冲突。导演将人物挤压进这封闭的空间中,为一点可怜的欲望而争斗,甚至不顾两败俱伤,极度扭曲了各自的本性。
中国人历来崇拜权力、推崇权威,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是寻新求变的障碍,王双立们当然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在那场为局长女儿专门举行的虚假考试中,王双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让评委为所有面试者打了一样的分数,最终谁也没有录取。这可以看作是王双立对陈规陋习的一次小小反抗。不过更多时候,王双立处在一种崇拜权力、反抗权力之间难以取舍的矛盾状态,在连续落选馆长一职后,他认命了,知道自己“在上面没有根”。在无法反抗后,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随波逐流。
除了剧情,电影在场景设置上也别具深意。把文化馆放在了一所古老而宏大的古庙式会馆里,在各个故事段落之间,会馆的空镜头重复出现,而每次都配上了低沉阴森的音乐,不断烘托出它的封闭与威严。影片开始和最后都用俯瞰的远景,王双立渺小的身影不论是走进还是走远,都仿佛被高大古建筑随时吞没,从而完成影片的整体象征,这个古老的建筑既代表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观念,也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异化。
03
《背靠背,脸对脸》改编自作家刘醒龙的中篇小说《秋风醉了》,原著小说叙述结构较为松散,着重表现人物状态和生活原貌,态度比较温和。而黄建新在电影里则进行了几处关键的改编,使影片表现出更尖锐、更深刻的批判性,如果说原著小说是点到为止,那电影成为了一把批判现实的“匕首”。
对父亲这个角色的改编突显导演的野心。小说中,王双立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父亲形象,是个老实巴交、与人为善的老好人,唯一的心愿是想要孙子延续老王家的“香火”。王双立自小母亲去世,父亲一手将其带大,父子之间情谊非同一般。但是在电影对父亲这个角色的人物维度进行了全面的塑造,黄建新导演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以往写劳动人们都是善良啊勤劳啊,可是我们发现,实际上在我们生长的胡同里,常常那个最糟糕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最普通、最老实、最善良的那个人。”
电影中的父亲是个复杂的形象,有更多算计和策略,也有自己的行为逻辑:想办法得孙子,帮助儿子当上馆长。他偶然得知只要孩子是残疾就可以再生一个,就让孙女喝掺了烟油的茶水,试图把她搞成哑巴,借此再要一个生育指标。在儿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导自演“修鞋”事件把儿子的政敌搞臭。传统的善良纯朴的父亲形象被刻画成工于心计的投机主义者,这包含了黄建新对传统文化中实用主义为先的讽刺和批判态度。
强化核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王双立在失势的时候消极避世,但结尾再次反转之后,他立刻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继续在官场“深造”。电影保留了这个人物“个人能力强,脑子活,做事周全、处世圆滑”等特点,去掉了小说中的一些缺点和邪气,使他成为有缺点但有底线的立体人物。电影还把小说中很多发生在其他人物身上的情节,都集中到王双立身上。比如,文化馆办了一次抗击水灾的影展,老马拍的一张照片中局长在救灾中却衣冠整洁,这引起了来参观的上级领导的不满。在小说中,这张照片是老马不经意放上去的,而在电影中,是王双立故意让人放上去的,这种改动强化了王双立深谙官场规则、处处是心眼的性格特征。
巧妙增减角色,形成叙事张力。电影删除一些叙事支线的人物,比如将小阎与小说中的第四任馆长老林合二为一,老林乱搞男女关系的事情嫁接到了小阎身上,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故事情节更为集中,同样也节省了叙事时间。电影增加了摄影师猴子这个小说里没有的角色,猴子是后期戏剧冲突的重要人物,这个临时工角色是机关中的另类,不受重视,关键时刻又拿来背锅,让电影的叙事少了刻板和压抑,同时暗藏批判意识。诸如此类的改编还有不少,使两个小时的长度中,容纳了如此众多的人物及其他们之间的矛盾纠葛,几乎几分钟就出现一个小高潮,紧张激烈,十分好看。
04
黄建新导演非常善于以小见大、以浅见深、以平见奇,从细微之处、平凡之人、琐碎之事引发出关系文化、社会、国家的深层问题,剖析中国人性格特征中的复杂和弱点。
《背靠背,脸对脸》除了有深刻的思考,还有着一种冷静的幽默与谐谑,对现实生活中的陋习鞭辟入里,产生了国产电影中稀有的对比和错位,让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走向了它应得的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