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头条丨春节,带老北京逛王府井,瞬间秒回四十年前
来源:手机网易网 发布时间:2023-01-21 16:02:11

【缘起】

作为一名在北京长大的京二代,在我的记忆中,北京是笔直的胡同,是放风筝的小伙伴,是打牌下棋的大爷,是带着红袖箍的大妈,是隔壁胖阿姨家飘来的饭香,是西院养的鸽子,是三分钱的红果冰棍,是有气儿的北冰洋······是那我永远也回不去的童年。

一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了一组照片,第一次听到了“和平菓局”这个名字,瞬间勾起了我对那段往昔的回忆。于是,心心念念地想着一定要去看一下看。直到前不久,老妈来我家小住,我才决定要带老北京去逛逛王府井,去找寻一下小时候的记忆。


(资料图片)

【游】王府井步行街

一听说要去王府井,老妈第一反应却:王府井有什么逛的?都是外地人。少说,有二十年没去过了。

我神秘地笑了笑:到了,您就知道了。

就这样连哄带骗地将老妈带到了如今的王府井步行街。老妈惊呼:今天的王府井她根本不认识了。

既然来到了王府井,那我们就来先说说王府井的由来吧。

北京早年内外城共有水井数千,但大多是苦水,甜水寥寥无几。而位于王府大院附近则有一处水源旺盛,甘甜可口的水井,且名声越传越远。后来人们提起这一带,都以王府井为名称。

王府井大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当时是北京内城的一条重要南北通道;到15世纪初,这条大街被之称“十王府”和“十王府街”;1905年,改名为王府井大街,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上世纪20年代,那口甘甜的水井被湮没,所以,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根本没有这口井。直至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时被发现,1999年9月9日开始进行保护,如今这口井已成为王府井大街的根。

【游】百货大楼

我:走,我们去王府井百货大楼!

老妈:去百货大楼干什么?又不买东西?

我:百货大楼地下有一座“老北京城”。

老妈:什么?地下?还老北京城?开什么玩笑!

如今漫步在王府井大街上,北京市百货大楼即便不是最显眼的建筑物,但仍称得上是最重要的建筑物。兴建于1954年的北京市百货大楼,一直头顶着“新中国第一店”的金字招牌,也是我们几代北京人的共同记忆。

老妈将信将疑地跟着我来到了百货大楼前,只见张秉贵的半身塑像,矗立在大楼前。

进入百货大楼,我们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一个张秉贵纪念馆,便拐了进去。张秉贵在三尺糖果柜台一站就是30多年,他把看似简单的工作,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练就了“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过硬本领,以“一团火”精神,温暖了千百万顾客的心,甚至被顾客们称为“燕京第九景”。

【游】和平菓局

在百货大楼地下一层,我终于看到了和平菓局的指示牌。看着“和平菓局”四个字,我满脸疑惑。

老妈一眼就看穿我的不解,告诉我:早在唐宋时期,点心通常被叫“果子”,因此,老北京的果局多是指专门售卖糕点的地方。我猜,和平菓局应该就是卖老北京口味糕点的地方。

我和老妈乘坐前往地下二层的下行滚梯,犹如步入了一条时空隧道,下站便是那回不去的儿时记忆……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不收门票!!!

下到地下二层,第一眼看到的竟然是三轮车上的报摊儿。记得小时候,走在大街上,总能听到报摊上的小喇叭里不断播放着“晚报!晚报!北京晚报!”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5分钱一份的《北京晚报》那可是北京人每天必备的精神食粮。

环顾四周,红色的大字标语横跨整个空间,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一秒带我们穿越回到了四、五十年前,上个世纪的老北京。

马路边,亮着灯,敞着窗的是一个小百货店,装潢怀旧而复古,门头上书写着毛体的“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大门两侧,临街靠窗的地方,一左一右摆放着老式的一台缝纫机和二八自行车。

不远处的地上,散落着爆米花的工具,瞬间我的耳畔响起了“碰——”的一声巨响,一阵香气飘了过来,我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离小百货店不远的地方,是一座略小一些的房子,最吸引眼球则是门头上那颗闪闪发光的五角星。门框一侧还挂着“国营和平菓局糕点铺”的牌子。

如今,糕点铺里现场烘烤的老北京桃酥,吃起来还是那么香、酥、脆、甜,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回忆。

临街的玻璃窗上张贴着“凭票供应”四个字,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瞬间还原了上个世纪60、70年代北京的样子,记得小时候买什么都凭本、要票,粮票、油票、布票······买自行车也要有自行车票,后来有了九寸黑白的电视机,要想找张电视机票,那可是是难上加难。

路边上,摆放着透明柜台,里面塞满了无花果、跳跳糖······最能勾起我无限回忆的,则是那一个个铁皮饼干桶,让我瞬间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1分钱一块的话梅糖,5分钱一根的蛋卷,8分钱一两的动物饼干······那都是当年的奢侈品,偶尔才能吃上一两块解解馋。

另一扇玻璃窗下,一把竹椅上,端坐着一位手持蒲扇,胳膊上带着“执勤”红袖箍的大妈。唯一不同的是,大妈竟然也穿越到疫情时代,与时俱进地戴上了口罩。

小时候,每到夏天,冰棍车、冷饮摊,则是我们的最爱。3分钱的红果冰棍、5分钱的小豆冰棍、1毛钱的雪糕,偶尔还能吃上一根,而1毛5的北冰洋,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这次说什么也得喝上一瓶,过把瘾,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街巷的尽头,是一家高悬着“松鹤堂”牌匾的中药铺,售卖丹、膏、散、片、丸、饮等各种药材,及各类灵丹妙药。

店铺内保留着传统中药铺的样子,迎面事一整面墙的抽屉。这些抽屉被称之为药斗,是专门存放各种药材的地方。

原本以为药斗上的字一定是各种药材的名称,然而,不想这药斗不仅可以抽出来的,而且会发光,凑近了仔细端详才发现,药斗四面写着的是一些胡同的简介,颇有创意。

如今的松鹤堂也开始多种经营,在入口处卖起了香囊。

一拐弯,来到一条个大青砖的煤场胡同。窄窄的胡同口儿内,小竹车、搓衣板、蜂窝煤、小马扎……高度还原出鲜活、真实的老北京生活。

走进胡同,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小竹车。那可是当年家家的标配,平日里推孩子,冬储大白菜上市时,则用来运大白菜。车上的那个会自己睁眼闭眼的洋娃娃,那可是那个年代每个女孩子梦想拥有的宝贝。

不远处,鸟笼在墙上挂了一排,鸟儿在里面叽叽喳喳;花盆和大白菜整齐地放在窗台下······

那时候,住在胡同里,通讯不像今天这样发达,家家户户门口的院墙上都挂着信报箱,旁边还会再装一个小小的奶箱,上面还有一个旧电表。记得小时候,一遇电表跳闸,大人们就得去换保险丝。

靠墙的铁丝上,挂着用竹衣架、木夹子固定的绿军衣,绿军挎、解放鞋,旁边停着一辆家里唯一的加重二八自行车······

继续前行,一户人家的大门上张贴着“军属之家”的牌子,墙根儿底下晾晒着的白球鞋,拐角处摆放着脸盆架和陶瓷痰桶······屋子里不时传出倒开水的声音、切菜、炒菜,甚至可以听到话匣子的声音······这一切都让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最朴实无华的老北京大四合院。

在墙根边上,一片花花草草间,我们还看到了一口大缸,那可是当年家家腌咸菜所必备的。

在昏暗的胡同里穿行,一盏熟悉的红白蓝三色条纹灯出现在眼前,不用说我们也知道这里一定是理发店,然而,“国营”两个字,却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离我们渐渐远去的年代。

街头的小布告栏里,花花绿绿地张贴着各种小广告。如今它们被人们称之为城市“牛皮癣”,可在当年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盏路灯下,一架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修鞋机器静静地蜷缩在角落里,一只待修补的黑皮鞋还套在机器上······在那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随着街头手艺人的缝缝补补、敲敲打打,一双双穿坏了的鞋,立马可以重新上脚。

不远处的一个小房子,门口挂着“录像厅”的招牌,旁边的还设有一个售票处的小窗口,墙上还贴着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海报。这可是一种已经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业态。

从录像厅门口走过时,里面正放着香港的武打片,那熟悉的打斗镜头和英雄膜拜,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隔壁就是一家电器修理部,窗台下的铁皮柜上摆放着等待修理的老式黑白电视机、落地电风扇,还有一只老座钟,甚至门框上还贴着“修钢笔”的字样,别看这小店不起眼,却大有“保修一切”的架势。

一阵熟悉的音乐传来,一台塞满了回忆的红白机出现在眼前,我指着它,啊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魂斗罗、坦克大战、俄罗斯方块······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炮局胡同,青灰色墙壁和昏黄的灯光,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墙壁上的仁丹海报、和平菓局的霓虹灯、白玫瑰理发厅橱窗里周旋的老照片、砖墙上的五彩花窗······呈现出一个民国时期的北平。

来到大北照相馆前,站在橱窗前,我感慨万千,记得当年照相机还是稀罕物,所以每一张照片都显得那么珍贵。

迈步走进大北照相馆,一幅超级熟悉北海白塔的布景出现在眼前,我真想一下子冲上去,按照老照片的姿势,再拍一张留作纪念。

最让我感到诧异的是,这里竟然还有一座敕建“小觉寺”,是不是稍微有那么点儿魔幻、跳脱。

掀开厚重的门帘,我彷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尊卧佛,一场飞雪,静立而静虑,得一处幽静,享一份清欢,暂避喧嚣,安享静美。

望着卧佛前飘落得细碎雪花,不禁让我又想起那句: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逛着逛着来到一座老火车站,一节曾经的主力军,如今已经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且很少见的绿皮火车停靠在站台上,静候着赶车的人们。

绿皮车的箱体上,镶嵌着“和平菓局”开往“未来”的车牌。

“列车到站,请您前门上车、后门下车!”随着列车员的播报声传入耳中,我们踏上了踏上了这辆东风1957列车,昏暗的车厢、绿色的座椅、小桌板,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

车尾处,还镶嵌着我们小时候的一句俏皮话: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那就来推推火车,吹吹牛吧。

在火车站旁的小广场上,循环播放着一部大概5分钟左右的小电影,出于好奇,我们静静地坐下来,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看后还多少有些感触。北京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老北京胡同众多,但近年来有太多承载历史的胡同被拆掉,好可惜却也无可奈何。

临走时,望着青砖墙上红色圆圈内的“拆”字,那个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城内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字,也是这个字,让我们与老北京挥手作别。如今的我真不知是该如何评判?

【独白】

和平菓局,是一座神秘的地下城,是时间维度横跨半个世纪的老北京生活缩影,掺杂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如今,我们游走其中,仍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年代胡同生活的喜乐悲欢。

和平菓局,重构了已经消逝的北京老城有最接地气的市井生活,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记载着岁月的痕迹,是一个了解老北京文化、浸润式的体验场所,也是老北京人怀旧的好去处。

和平菓局,还原了上世纪60—80年代老北京胡同的生活场景,有很多让人心照不宣的小细节,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找到了共鸣,寻到了儿时的记忆。

那个时候的北京,大部分居民生活比较寡淡,甚至贫穷,吃喝的品种不多,娱乐的丰富程度不及如今的万分之一,除了怀旧之外,还有些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我觉得就是一种朴实和大气。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讲,我觉得北京留给我们的更多是遗憾。虽然有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也不能不对城市管理者的短视,和历史冲击造成的破坏感到痛心。如今的北京,可以说是辉煌、洋气,但底气不足。

和平菓局所展示的,不是最好的北京,但至少是一个阶段的北京。和平菓局,不仅是北京的记忆,也是那个时代的记忆。

标签: 百货大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天天热头条丨春节,带老北京逛王府井,瞬间秒回四

【缘起】作为一名在北京长大的京二代,在我的记忆中,北京是笔直的胡同,是放风筝的小伙伴,是打牌...更多

2023-01-21 16:02:11

全球今亮点!奇观天下 | 用黄金做房顶,楼梯镶

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位于东南亚的婆罗洲北岸。人口45.95万(2019年),其中马来人占65.8%...更多

2023-01-21 15:56:03

环球观速讯丨未来2个月,西藏全域景点门票全免费

西藏四时皆美,但冬季进藏的旅行者才是真正最懂西藏。因为:冬天的西藏,少了一分喧嚣和热闹,多了...更多

2023-01-21 16:12:02

天天简讯:文旅部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

1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更多

2023-01-20 18:06:48

全球球精选!青岛崂山二龙山生态旅游区属AAA级景

青岛崂山二龙山生态旅游区属AAA级景区,位于崂山仰口风景区北侧,规划面积12 2平方公里,景区内气...更多

2023-01-20 11:55:11

【环球报资讯】除夕夜,灵山景区将上演至今规模最

扬子晚报网1月19日讯(记者张建波)这个春节,无锡知名的灵山、拈花湾景区久违的人气爆棚将回归。记...更多

2023-01-20 12:10:26

环球精选!这个欧洲国家对中国正式免签!入选“20

2023年1月16日,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在阿首都-地拉那签署了互免签证协定。早在2018年,阿尔巴尼亚就对...更多

2023-01-20 12:11:30

全球热消息:春节去哪玩?北京经开区百余场特色活

赶一场云上市集,看一台自家春晚,听一场歌颂家乡的高雅艺术演唱会,观一场艺术牵手科技的科文融合...更多

2023-01-20 12:15:49

全球最资讯丨江西庐山:雪后牯岭小镇入夜宛如童话

1月17日,江西庐山风景区,雪后的庐山牯岭小镇,入夜街灯亮起,照亮了银装素裹的街道从空中俯瞰好似...更多

2023-01-20 11:05:55

环球新动态:湖光山色,荷塘美景,贵州安龙招堤再

贵州一直是一个低调的省份,但是这个省份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同的地区都分布着不同的景色,类...更多

2023-01-20 10:58:42